特色街區CASE INFORMATION
宜蘭縣頭城鎮
從開蘭第一城「頭城鎮」為基地,以老鎮的巷弄為實踐場域,挖掘在地巷弄的特色店家、人文體驗與藝文資源,利用數位應用技術為媒介,活化家鄉產業。
-
行動支付
-
Free Wi-Fi
-
APP
-
AR
-
電子集章
-
People-Flow Analysis
- 輔導團隊
- 中華民國資訊軟體協會
山海明珠、閃耀頭城
頭城鎮位於台灣宜蘭縣最北端,背山面海,東臨太平洋,北、西方有群山屏障,擁有最長達約28公里的海岸線,從最北端的「石城」至最南端「竹安」總面積約為 95.78 平方公里。
街區特色Information
頭城老街即為和平街,又稱「頭圍街」,是頭城鎮最古老的街道,因河運而發展興盛,清朝時曾是蘭陽平原上最為重要、繁榮的經濟中心,但在民國六十八年政府打造青雲路後,和平街隨即沒落,徒留許多古典建築,街道北邊的北門福德祠則是老街的守護神。現今的頭城老街上依舊留有清代及日據時代所建造的樓房,像是日治時期的吳宅(129號)、新長興樹記(121號)、源合成與陳春記(51~61號)以及融合各式風格的盧宅(139號)等宅第,皆具有古典的懷舊風情,並見證了頭城老街的自繁盛到衰落的歷史。
頭城是宜蘭縣最早開發的地方,轄內海岸線可以眺望佇立在海上的龜山島,是遊子心靈寄託所在。
頭城鎮,『開蘭第一城』,位於宜蘭縣最北端,是宜蘭縣最早開發的地方,有蘭陽門戶美譽之稱。原為葛瑪蘭族的活動地區,16世紀中期,分別由西班牙及荷蘭人控治本區,至清初,已有漢人與本地原住民來往記載。1787年漢人吳沙入墾三貂角,在1796年入烏石港,開始大規模的開發入墾宜蘭,頭圍就是第一個建立的開墾據點,是當時噶瑪蘭地區人口及商業之最,所以又稱「頭城」,現存的和平老街、烏石港即是最好的見證。
頭城背山面海,東臨太平洋,北、西方有雪山等群山屏障,擁有長達28公里的海岸線,海岸地形變化而多樣,擁有非常豐富的海岸生態及港口,礁溪斷層海岸是宜蘭境內三種海岸地形中的一種,就在頭城鎮境內,從北邊的大澳到北港口,長21公里。這段海岸由東北走向西南,相當平直,溪邊與雪山山脈相鄰。本海岸有很好的海蝕平臺和單面山,是典型的侵蝕海岸,因為地形景觀美好,已劃為台灣東北角海岸風景特定區。
頭城鎮內的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包括「頭城農場」及「蘭陽博物館及溼地」,其他重要的自然資源還包括「龜山島」及沿海海岸線。